稠油开采服务

经过持续科研攻关及试验探索,形成了稠油热采工艺及地面装备系列配套技术,建立了海上稠油吞吐/驱替/SAGD开采方案设计方法,具备了热采吞吐、热采驱替、热化学复合增效、井筒电加热、超声波增产、稠油强化冷采、注采一体化技术等稠油开采技术及作业服务能力。

依托科研项目支持,承担公司级以上级别课题35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3项、天津市科技领军企业项目1项,中海油集团公司科研项目5项。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加快技术突破和技术积累,开发11套核心软件、研制7大系列20余种热采工具、研发6大系列20余种稠油开采化学产品,在此基础上形成6项中海油适用工艺、11项热采关键技术,其中9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多元热流体吞吐
  • 热采驱替技术
  • 热化学复合吞吐增效技术
  • 高温堵调技术
  • 储层电加热技术
  • 井筒电加热技术
  • 稠油强化冷采技术

工艺简介

多元热流体吞吐是一种蒸汽(或热水)与气体复合吞吐开采技术,该技术利用航天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喷射机理,以工业柴油、原油或天然气为燃料,在火箭动力采油设备的高压燃烧室内与高压空气混合燃烧,加热注入水,形成由蒸汽、CO2及N2组成的多元热流体,进行吞吐采油。

针对海上普通稠油,充分利用蒸汽、气体及化学剂等的协同效应,通过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表明生产效果可达常规蒸汽热采的1.5倍,应用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技术,达到常规冷采产能的3倍以上。

多元热流体的热-气-化学的“解堵”和“增效”作用可溶解蜡、胶质、沥青质等有机沉淀,从而可解除油管由于蜡等有机沉淀堆积造成的缩径现象,解除泵下堵塞以及筛管或近井地带有机堵塞;同时,注入的热流体可有效降低原油粘度,改善流动性,补充地层能量,从而改善低产井生产状况。

技术适用性

油藏原油粘度350-10000mPa·s

目标油层厚度≥6m

孔隙度>10%

渗透率>200mD

原始含油饱和度>50%的稠油油藏

配套体系、软件及工具

配套体系:热采工艺设计、热采地面装备技术、多元热流体腐蚀防护技术、气窜防治技术、防乳增效技术;

软件:海上稠油热采井筒热力参数计算软件、海上稠油热采注入管柱优化设计软件、多元热流体腐蚀预测软件等;

化学产品:储层保护类、腐蚀防护类、防乳破乳类、调堵防窜类、降粘驱油类、解堵增注类;

工具产品:井筒安全控制工具、全井筒隔热工具、水平段均匀注热工具、热采防污染工具、热采防砂工具。

应用情况

自2008年开始,该工艺在渤海某油田实施,包括老井热采吞吐,新钻井一轮、二轮、三轮热采吞吐,累计作业30井次,日产油由冷采前不足200t/d提高至600t/d,采油速度达0.75%,热采产能较冷采产能提高1~2倍,实现了油田经济、高效开发。

典型案例

A油田南区某井2012年5月9日至23日注热2933方,27日投产,自喷67天,高峰日产油达到101方/天,放喷累产油4690方;初期热采产能达到冷采产能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