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剖/调驱 |
化学驱 |
堵控水 |
井筒治理 |
5HGSC复合解堵 |
螯合解堵 |
调剖/调驱是利用药剂体系的相应性能,有效改善流度比,调整注入剖面,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洗油效率进而到达提高采收率的目的。目前拥有凝胶类、颗粒类、气体类、活性剂类4大体系,依据油藏性质及目标井组待解决的问题选择相应的药剂体系或是组合应用。
凝胶类:耐高温凝胶、中低温凝胶、水基凝胶、高强凝胶
颗粒类:水基超分子微球、耐温超分子微球、智能控释超分子微球、分散微凝胶 、固相亚微米颗粒、层内沉淀体系、新型复合增阻体系
气体类:泡沫体系、层内生气体系
活性剂类:原位乳化体系、Pickering乳液体系、蠕虫胶束体系、纳米分散体体系
目前已开发四大类、20余种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种类 | 工艺需求 | 地层适应情况 |
凝胶类 | 调剖/调驱 | 1000~100000mD |
颗粒类 | 深部调驱 | 50~5000mD |
气体类 | 调剖/调驱 | 50~5000mD |
活性剂类 | 调驱 | 50~5000mD |
指标 | 微球适应性条件 |
储层分布 | 解决层内及平面矛盾,扩大水驱波及体积 |
含水率 | 井组平均含水50%~95% |
连通性 | 目标层段连通性好,注采对应率65%以上 |
孔喉分布 | 油藏孔道直径<50μm |
温度 | 油藏温度≤130℃ |
矿化度 | <200000ppm |
微球产品设计评价技术、地层匹配决策方法、优势通道识别技术、调驱参数优化设计技术、调驱数值模拟技术、产出液检测技术等。
常规调剖需要单独的熟化装置,气体类调剖需要专用设备,其余作业均可连接在注水管线上在线注入,占地面积小、使用设备少、简单易操作。
目前,调剖/调驱技术在渤海区域及南海区域累计实施500余井次,单井组平均增油3500吨,投入产出比1:3。
渤海油田某井组微球调驱作业效果:井组含水由72%降至64%,日产油量由240吨/天增加至320吨/天;有效期超过1年,有效期内累计增油2.1万吨,吨剂增油达到138吨,投入产出比1:7.5,经济效益显著。